2020年可预期的新增装机:保底40GW按照上文的分析,17.5亿元的补贴总盘子,加上政策的尽早下发启动,已经从客观上改善了2019年新增装机不力的因素。
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主要由可再生能源附加收入和财政专项资金组成,其中,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是指在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全国范围内,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扣除农业生产用电后的销售电量征收。孔子曰:天下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也。
以下数据与文字,足以让你理解这句话今后的政策可能要瞄准加速平价和强化消纳。届时,光伏平价的标准是什么,又将有怎样的电力机制保证平价收益?二是消纳问题。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裁陆川介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在电力自由交易的国家,基本上光伏电价是以PPA的方式签署确定,协议长达10-15年,更长的则有20年。但是,现有的平价项目大多是带着保护性质的示范项目,与真正市场化的平价还存在相当距离。
在整体装机不太乐观的情况下,今年前三季度,分布式装机以8.26G,第一次同比超过了集中式7.73GW。迷雾重重2019年,国内首次推出竞价机制,旨在推动光伏发电补贴退坡,助力平价上网。这样的政策设计可以避免电网企业在储能发展过程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有利于储能价格机制透明化,倒逼形成充分竞争化的市场。
但另一种观点认为,电化学储能不计入输配电定价成本对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是一大利好。在辅助服务调频侧,市场容量已接近饱和。一种解读是,直接给光伏电站增加100小时发电量,那么100MW的光伏电站收入每年会多300万-500万元;另一种是,在原有保障收购小时的基础上,增加100小时。然而,在新能源+储能方面,却并不如期许的那样美好,根本原因还是账算不过来
这是继在今年上半年工作会上首次明确暂缓电网侧大规模储能建设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再次以文件形式正式叫停电网侧储能。一份流传于国网公司内部的文件,将电网侧储能的路彻底堵死了。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夏清则表示,在当前储能降本难度大、产业成长不甚成熟、盈利模式仍不清晰的阶段,直接将储能排除在输配电管理之外,就好像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一样,未免失之武断。一种解读是,直接给光伏电站增加100小时发电量,那么100MW的光伏电站收入每年会多300万-500万元;另一种是,在原有保障收购小时的基础上,增加100小时。能见获悉,近日,在国家电网公司内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中规定:不得以投资、租赁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开展电网侧电化学储能设施建设。然而,在新能源+储能方面,却并不如期许的那样美好,根本原因还是账算不过来。
资料显示,储能系统成本从去年十月到现在基本没有下降,反而随着安全性手段的提高,成本略有上涨。在辅助服务调频侧,市场容量已接近饱和。但围绕100小时优先发电电量,却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但另一种观点认为,电化学储能不计入输配电定价成本对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是一大利好。
(目前,电网侧储能的业主单位基本都是国网直属或各省网公司下辖单位)这一模式的关键,是电网公司承担了兜底的作用。从能见调研的情况看,今年储能企业业绩普遍大幅下滑,部分企业业绩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
如今,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发文叫停了电网侧储能建设,而储能其他应用领域也都呈现出诸多弊端,正在经历至暗时刻的储能产业未来将何去何从?有没有更有价值的应用模式取而代之?这些都是亟待破解的难题。在用户侧,连续两轮一般工商业电价大幅下降20%,导致峰谷价差套利空间进一步缩小,储能的商业机会同样难寻。
以广东火电AGC储能调频为例,根据多方资料初步统计,截至2019年4月,广东区域该类项目至少达到13个。即由交易电量转为保障电量,如原本600小时,变为700小时保障量,其余依然为交易电量。这意味着,曾在2018年呈现爆发式增长,以206.8MW的新增投运规模占据各类储能应用之首的电网侧储能,彻底陷入僵局。从投资的角度看,若这些项目今年全部投运,广东AGC储能调频市场将接近饱和。此外,储能成本的居高不下也是掣肘电网侧储能规模化发展的瓶颈。现在的局面,很可能是按第二种走,收入会有所增加,但力度只能说聊胜于无。
那么,曾被寄予厚望的电网侧储能,为何会陷入僵局?储能产业的未来将何去何从?电网侧储能僵局电网侧储能之所以会急转直下,还得从今年4月的输配电价核定谈起。显然,同样的100小时,两种方案导致的收益差距甚大。
租赁期限则不等,租赁期限结束后,再由业主将资产移交给电网公司。同样以广东地区为例,居民生活电价可自愿选择执行峰谷电价或阶梯电价,但受限于生活用电小,用电习惯弹性小等因素制约,居民户用储能不具备大规模推广条件。
正因如此,电网内部希望将储能资产归入输配资产,通过重新厘定输配电价来疏导投资收益。而随着国家否定了储能计入输配电价和租赁制,对于电网公司而言,之前的租赁模式等于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大规模投资电站,这显然影响电网的积极性。
以备受业内关注的新疆光储示范项目为例,根据新疆光储政策,是给储能项目所在光伏电站每年增加100小时优先发电电量,持续五年。而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的急刹车,各大企业的储能业务也随之进入寒冬。这样的政策设计可以避免电网企业在储能发展过程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有利于储能价格机制透明化,倒逼形成充分竞争化的市场。对商业综合体、CBD、大型酒店等商业用户而言,珠三角地区除深圳外均执行固定的商业综合电价,该政策下不存在峰谷价差,储能峰谷价差套利的基本模式并不存在。
这样这100小时发电量大概每度电会多出几分到一两毛的收益,算下来,100MW的光伏电站,每年的收益会增加几十万元不等。调频市场萎缩,用户侧起不来,新能源配套跟不上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总结道。
多位业内人士向能见透露,广东AGC储能调频市场因为空间有限、窗口短暂的时空逼仄特点,给决策者静观待变的缓冲期并不多。众所周知,之前电网侧储能所采用的是租赁模式,即业主建立储能电站后,通过容量或电量租赁,由电网公司支付租赁费用。
有观点认为储能与光伏等新能源相配合,既能平滑系统出力曲线也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毫秒级的响应速度、近乎完美的输出波形等优势对用户具有较高吸引力,因此,储能+新能源的组合成为被业内普遍看好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全面尴尬的储能产业实际上,除了电网侧,储能在各个应用领域都不太乐观。
在经过一个月的热议后,国家发改委于5月底正式印发《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明确电储能设施不得计入输配电价,这意味着输配电价还不能成为储能尤其是电网侧储能新的可行商业模式。2019年4月,发改委一份《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在储能行业掀起了一阵小风暴:抽水蓄能电站与电储能设施被列入与电网企业输配电业务无关的费用而被排除在电网输配电管理之外13年来,晶科能源回馈社会的脚步从未停过,为节能减排作贡献,累计出货组件41吉瓦,全部建成电站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近2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5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50多万吨;累计完成税收总额30多亿元;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价值5000多万元。自2006年成立以来,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发展迅猛,2018年组件出货量达11.4吉瓦,连续3年保持全球第一。
晶科能源助力的20兆瓦浙江缙云农光互补项目,现已顺利并网发电。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应该在社会责任方面尽心尽力,带头响应并助力国家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目标。
近年来,晶科能源共创造电池世界纪录5次,组件世界纪录3次,在科技创新方面接连创造多项新纪录,为行业整体技术提升作出重要贡献。陈康平告诉记者,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电力作为基础设施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其中光伏扶贫是能源产业扶贫中十分成熟的模式。
2016年,晶科能源在马来西亚槟城投资的工厂全面投产运营,其电池和组件产能分别达1.5吉瓦和1.3吉瓦,占公司当时全部产能的15%,是目前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最大的制造投资项目。多年来,他带领晶科人开拓创新,科学发展,勇担社会责任。
上一篇:内衣藏毒 难逃检查
下一篇:新春慰问老干部 诚挚关爱送温暖